学术交流

团队顺利承办首届世界能源材料大会---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及隔膜材料论坛

发布时间:2023-11-28 16:45:00 阅读次数:204 发布人:bit_battery

1125-27日,首届世界能源材料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由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承办的“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及隔膜材料论坛”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和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人杰担任分会主席。

本论坛旨在探讨锂电池领域电解液设计和隔膜改性的应用与发展,促进国内外学者、教育工作者、企业家的交流与合作。本论坛吸引了30多个高校、企业、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会并作报告分享


论坛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教授吴锋院士在开幕式中致辞。吴锋院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锂电池中电解液与隔膜的重要性,展望了锂电池的未来,表达了对本次会议的期待与祝愿。

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教授针对高比能电池功能电解液进行了详细的报告,从电解液的功能效应与设计方面报告了溶剂化调控、界面膜预调控、聚合物基复合集流体、电解液/电极界面调控等方法,旨在实现电解液的兼容性与安全稳定性。厦门大学赵金保教授重点介绍了提高隔膜安全性能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可以通过成分功能化和结构功能化的化学/电化学活性功能隔膜材料,对电极、电解液等电池活性成分的性能进行优化。

       1126日下午,论坛邀请报告由武汉大学教授曹余良、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教授吴大勇的主持。武汉大学曹余良教授以锂离子电池用低温电解液的研究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离子-溶剂的相互作用与低温电解液的设计原则、通过高通量筛选低温助溶剂,筛选出符合低温特性(低熔点、高沸点、高介电常数、弱相互作用)的溶剂iBN,并探索了含有iBN的电解液在低温锂电池中的优异性能。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吴大勇教授重点介绍了无纺布作为隔膜材料应用的主要难点和技术突破,同时也提到了PI-PET复合隔膜的应用与发展,并展望了通过原位聚合技术使电池极片和隔膜一体化或固态化的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南方科技大学邓永红教授“锂电池的电解质/电极界面”为主要内容,介绍了Li(EC)x在石墨中的嵌入时导致了表面石墨的破坏,利用低温透射电镜观察到了添加剂对石墨表面SEI的稳定作用。她认为锂金属电池是后锂离子电池时代的代表,目前正处于从基础研究向商业化的过渡中。华中科技大学谢佳教授作了关于二维正交设计的锂电池电解液的报告,深入浅出地为大家介绍了电解液的设计原则,并对未来的商用化电解液设计进行了展望。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贺艳兵教授从构建固态电池体系高效“界面耦合、界面传锂、界面反应”出发,提出了高通量高稳定离子输运网络系列构建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在固态体系中创造高自由锂离子浓度并实现高通量输运。青岛大学郭向欣教授针对固态电解质的设计、制备和表征作了重点报告,揭示了离子传输和界面反应的机理,优化其结构和性能,提高其与电极的相容性和稳定性。王建辉、刘凯、宫勇吉、徐吉静等老师也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展示了最佳的实践和创新案例。

      本论坛还邀请了全国电池领域的各大企业进行产业技术创新报告。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范伟贞就该公司的多种固态电解质开发的关键问题和性能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钱韫娴预测了全球锂电池行业的出货量和未来发展状况,并介绍了以ECOSIP自产溶剂技术为代表的多种创新技术方案。另外,高能数造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晶智达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兴新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成果和创新方向做了精彩的分享和展示。

会议最后,分会主席陈人杰宣布了由专家评选出的特邀学术报告,并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本次论坛的议程涵盖了电解质、隔膜、电池体系等多个方面,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思考。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对推动我国电池行业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共同期待与会代表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取得更多的进展和创新成果。

通过大会的全方面交流,与会代表致力于加速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以取得新的突破,通过保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态度,深化本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相变储能材料产业向绿色、智能、高效方向发展,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让我们共同期待与会代表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取得更多的进展和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