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英才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先进能源材料及智能电池创新团队海外优青和博士后招聘、硕博生招生公告

发布时间:2024-02-23 12:15:00 阅读次数:283 发布人:bit_battery



01 团队简介

面向碳中和的新能源创新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先进能源材料及智能电池创新团队拟在北京、珠海、济南纳新扩容诚邀有志于谋求发展、共创事业的青年才俊加盟团队!

先进能源材料及智能电池创新团队以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珠海)、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济南)为依托,专注于绿色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的前沿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开发,面向高能量密度电池新体系的构筑、电池安全性能的改善、功能器件的设计开发需求,聚焦多电子高比能电池新体系及关键材料、新型离子液体及功能复合电解质材料、特种电源与结构器件、绿色电池资源化再生、智能电池及信息能源融合交叉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深度融合各种原位表征技术和理论计算研究在电化学过程中的储能机理问题,实现新型储能系统设计开发及智能化安全防护管理等应用。团队在首席科学家吴锋院士和学科责任教授长江学者陈人杰老师的带领下,构筑了原理创新、材料设计、表征分析、器件制备、系统集成资源再生的技术研发链条,着力打造一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路线,满足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储能、信息通讯、航空航天、海洋船舶等产业对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并加快培育新能源应用产业发展新方向,为国家在双碳战略目标的发展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持。

团队已建立理论研究、材料创新、性能表征和低碳回收等研究中心与特色方向,近年来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获得了10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先后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3年)、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出版《先进电池功能电解质材料》、《多电子高比能锂硫二次电池》、《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技术》、《锂离子电池回收与资源化技术》、《离子液体电解质》专著5部。


团队在珠海校区规划设立未来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学院,依托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高安全储能系统与智慧微网创新平台”拟设立可持续能源、储能科学与工程、智慧能源工程、智慧海洋技术、海洋能源工程和碳中和系统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方向,专注研究和推动未来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旨在培养面向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所需要的,具有家国情怀、勇于创新、学以精工的复合型领军人才,推动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应用。

02 需求方向

团队聚焦新能源材料与智能电池新体系开展科学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先进电池及关键材料创新研发、新型绿色二次电池可持续研究、智能电池及能源互联技术开发、新型储能系统及安全防护设计开发、新能源材料基因工程及模拟仿真、海洋能源、碳中和等领域。

1)先进电池及关键材料创新研发——先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与规模化应用,包括多价离子电池、水系电池、金属锂基电池(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特种电源等;

2)新型绿色二次电池可持续研究——新型绿色先进能源材料设计与量化模拟、绿色二次电池衰减机理与失效分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资源化回收、能源经济学、全生命周期评估等。

3)智能电池及能源互联技术开发——新型电池的智能化设计与技术开发、智能感知、智能诊断、智能管控与智能仿生与电能源的融合发展、基于高性能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的多能源互联体系的优化构筑。

4)新型储能系统及安全防护设计开发——新型储能系统设计与管理开发、大规模新型储能系统集成方案的开发设计、先进表征手段在储能领域应用研究、新型储能系统安全防护智能化开发设计,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研发等。

5)新能源材料基因工程及模拟仿真研究——电池材料高通量计算与设计、新能源材料数据库与大数据技术、材料基因工程技术应用等。

6)海洋能源研究——基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增强海洋开发利用能力,开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船舶新能源与动力系统开发、新型海洋电化学能源材料和技术研究等。

7)碳中和研究——围绕“双碳”目标,提供未来电池储能解决方案,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究、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研究、碳排放检测、零碳制造工艺、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材料、推广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科技研究。

03 需求岗位

1. 海外优青项目

Ø 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海外) 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 (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 (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Ø 申报条件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海外) 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411() 以后

(3) 具有博士学位

(4)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44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 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 (来华) 工作,或者202311日以后回国 (来华) 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 (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Ø 支持待遇

u 薪酬待遇

1. 聘期内基础底薪50~80+元;

2. 年底绩效+科研及社会服务收入 (上不封顶)

3. 实行薪酬动态增长机制

4. 缴纳社保、职业年金及公积金约12万元/年;

u 资源配置

1、聘为准聘教授(事业编) 、博士生导师

2、提供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专项指标提供充足办公、实验场地

3、配备科研助理,也可自行组建学术团队

u 科研发展

1、提供200-6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含国家配套)

2、每年提供团队岗、科研岗博士后指标

3、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学校及二级单位将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全程跟踪,全方位保障

u 生活保障

1、提供250万元生活补助 (含国家配套 )

2、具有中国籍的引进人才,可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的限制在北京落户

3、工作地点可自由选择北京或珠海;

4、提供拎包入住精装修人才公寓

5、一站式人才服务,协助解决子女教育、配偶工作、医疗保障、交通出行等

2. 博士后

Ø 岗位定位

博士后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优秀博士包括特立博士后,主要面向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育和储备;团队岗博士后,主要面向学校重点发展学科、优秀教师组建学术团队。

Ø 应聘条件

l 获博士学位3年内,或近期能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l 年龄不超过35周岁,特立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0周岁,拟申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者应符合相关国家相关要求;

l 学科领域: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等理学与材料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信息与电子学科;人工智能、碳中和技术与管理、储能材料科学与技术等交叉学科;或具有电池失效分析、电池成组技术、第一性原理计算、高分子合成表征、先进表征等经历;

l 专业基础扎实,踏实上进,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在相关领域已取得代表性成果;

l 符合国家及学校招收博士后的其他条件。

Ø 福利待遇

l 优厚的薪酬待遇:

学校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年薪为25~50+万元,包括基础年薪、奖励绩效、课题组绩效及单位五险一金等,若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等国家各类资助计划,同时仍按照学校相应岗位年薪进行叠加资助;课题组视科研成果情况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补助及奖励。

l 有力的科研支撑:

课题组积极支持鼓励博士后申请各类人才项目、基金资助:“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l 完善的福利保障:

按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协助办理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问题;按学校有关规定提供博士后公寓;工作地点可自由选择北京珠海或者济南

l 特色的培养方案:

课题组结合博士后个人职业规划给予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的机会;课题组视科研成果情况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补助及奖励;博士后在站期间可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认定相关规定,认定对应专业技术职务;博士后期间成果突出且满足学校公开招聘专任教师任职条件者,可优先聘任至相应岗位。

3. 博士及硕士

欢迎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等理学与材料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信息与电子学科;人工智能、碳中和技术与管理、储能材料科学与技术等交叉学科本科生及硕士生报考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珠海)、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济南)硕士及博士。

04 申报材料及联系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及申报材料发送至邮箱,邮件主题为“姓名+岗位”,如“姓名+2024优青 (海外)”、“姓名+博士后”。

序号

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1

课题组(北京)

陈老师

010-68912508

chenrj@bit.edu.cn

2

课题组(珠海)

吕京美

15220507985

ljm1017@126.com

3

课题组(济南)

张曼

18006449945

zndc@bit-at.cn


05 课题组导师风采

吴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求是书院院长、材料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清洁能源与动力领域主任、兼任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主任、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准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会成员、被国家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新型二次电池项目连续三期的首席科学家(2002-2019)、Science合作期刊《Energy Material Advances》主编。

吴锋院士长期从事新型二次电池与相关能源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主持了多项国家和国防科研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6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00余项;主编出版学术著作2部,参编多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国家科技部授予的863计划突出贡献奖等16项省部级科技奖,获国际电池材料学会(IBA)科研成就奖、国际电化学学会(ECS)电池技术成就奖、国际车用锂电池协会(IALB)首次颁发的终身成就奖等4项国际奖,中国储能杰出贡献奖。连续担任14届中美电动汽车与电池技术研讨会共同主席和9届国际动力锂电论坛主席。


陈人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前沿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先进能源材料及智能电池创新中心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责任教授,理学与材料学部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普通高校高安全储能系统与智慧微网创新团队负责人。

现任国家部委能源专业组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秘书长(能源转换及存储材料分会秘书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理事、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全国电池行业专家、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储能与动力电池技术及应用》丛书编委、《中国材料进展》和《电化学》编委等。主要从事新型电池及关键能源材料的研究,面向高能量密度电池新体系的构筑、电池安全性能的改善、功能器件的设计开发开展多电子高比能电池新体系及关键材料、新型离子液体及功能复合电解质材料、特种电源与结构器件、绿色电池资源化再生、智能电池及信息能源融合交叉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863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央在京高校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等课题,研制出能量密度从300Wh/kg600Wh/kg不同规格和性能特征的锂二次电池样品,先后在高容量通信装备、无人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开展应用。

Chemical Review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National Science Review Advanced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Edition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先进电池功能电解质材料》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多电子高比能锂硫二次电池》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离子液体电解质材料》科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中国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学者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矫庆泽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材料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主持国家基金、中石化基金、总装备部预研基金、北京市基金和吉林省基金及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九五、十五科技攻关”,“ 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总装备部“十五”预研;广东省教育厅重点专项、广东省科技厅和珠海市科技与工业信息化局产学研项目等基础研究和产业化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主持了广东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7项和珠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及珠海市优势学科等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150余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件,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珠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锅炉与锅炉水处理处理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等奖项;主讲过本科生物理化学、大学化学、催化化学和研究生金属有机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等课程,获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珠海市特聘学者、珠海市高层次人才和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

李丽,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部固废重点专项评审专家、北京市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储能科学与技术》编委会委员、国家碱性蓄电池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联盟行业技术专家、中国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工作组专家、工信部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储能专业委员会委员、IEEE PES中国区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能源局储能领域技术专家、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长期从事新型绿色二次电池关键材料设计、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绿色二次电池衰减机理与失效分析等研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90余次,多次担任中美两国双边会议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分会主席。在Chemical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主编出版2部学术专著《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技术》(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锂离子电池回收与资源化技术》(科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参编5部学术专著、6项中国汽车及动力电池标准;获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


冬雷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IEEE PES 储能技术委员会(中国)储能系统与装备技术分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参加FBC1(飞豹)飞机、运七-200A(新舟60)飞机的电气部分系统设计。完成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异步电机极低速(包括零速)下速度辨识策略研究”,以及 “大型风电场发电功率的建模与预测研究”,承担横向科研合作项目多项。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新能源控制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CAA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近年来发表文章80多篇,EI检索60篇,SCI检索25篇。主编出版专著或教材6部。参与制定自动控制领域国家标准:GB/T 25740.1~.2-2013 PROFIBUS & PROFINET 技术行规 PROFIdrive》。